| 會員編號 | 團體名稱 | 負責人姓名 | 推派會員代表 職稱 / 姓名 |
|---|---|---|---|
| C0001 | 台旭環境科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江誠榮 |
江誠榮 江奕諄 |
| C0002 | 台耘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戴逸群 |
蔡東昇 張涴甄 |
| C0003 |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黃崇仁 |
丁立文 蔡欣儒 |
| C0005 | 利得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 鄭翼彬 |
鄭翼彬 王道元 |
| C0006 | 志尚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 楊玉山 |
楊玉山 郭武居 |
| C0007 | 典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賴世龍 |
賴世龍 林青嵩 |
| C0008 | 傑智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張豐堂 |
粘愷峻 林詩婉 |
| C0009 | 普路托科技有限公司 | 王秉才 |
王秉才 劉怡伶 |
| C0010 | 仲禹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蕭友琳 |
蕭友琳 林永祥 |
| C0011 | 台灣美創股份有限公司 | 林榮瑞 |
馬源炘 |
| C0012 | 環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胡伯鈞 |
陳怡君 陳可青 |
| C0014 |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 | 張喬維 |
張喬維 廖崇圜 |
| C0015 | 新系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曾厚元 |
曾厚元 陳怡誠 |
| C0016 | 台灣電力公司 | 鍾炳利 |
鄭天德 温桓正 |
| C0017 | 台灣賽默飛世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楊淑雯 |
柯忠佑 陳柏睿 |
| C0018 | 晃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許福龍 |
許旭志 楊宗敏 |
| C0019 |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楊宗興 |
刁秀華 許建發 |
| C0020 |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張淑惠 |
苗宛陶 卓啟弘 |
| C002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劉文雄 |
賴宇倫 方孟德 |
| C0022 | 磁技有限公司 | 劉瑞香 |
劉子脈 |
| C0023 |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陳宏益 |
商文麟 |
| C0024 |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黃建智 |
葉茂淞 郭丁彰 |
| C0025 | 金石山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何雍泰 |
何雍泰 何悅忻 |
| C0026 | 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謝世傑 |
謝世傑 楊朝全 |
| C0027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張瑞琿 |
許錦春 王亭鈞 |
| C0028 |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陳世偉 |
陳世偉 顏己喨 |
| C0029 | 廣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張世杰 |
劉承榮 鮑志明 |
| C0030 | 均旺通風企業有限公司 | 陳孟章 |
陳孟章 |
| C0031 |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 | 賴煥紘 |
賴煥紘 李昆達 |
| C0032 |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顏幸苑 |
顏幸苑 陳永明 |
| C0033 | 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陳華盛 |
陳華盛 賴易正 |
| C0034 | 嘉義縣環境保護局 | 張輝川 |
張輝川 謝政哲 |
| C0035 | 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蕭宏杰 |
蕭宏杰 張維升 |
| C0036 | 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陳伸賢 |
陳伸賢 宋國安 |
| C0037 | 昱山環境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施志恆 |
施志恆 呂紹安 |
| C0038 |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 江盛任 |
江盛任 |
| C0039 | 增誠科技有限公司 | 林宥榛 |
白斌傑 莊志誠 |
| C0040 | 沃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郭一男 |
韓祥威 鄭嘉葳 |
| C0041 | 岱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蔡國龍 |
林建明 |
| C0042 |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黃政釧 |
楊聖回 張家哲 |
| C0043 |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陳寶郎 |
羅雲華 王信凱 |
| C0044 | 元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楊東錦 |
方煥銘 黃招斌 |
| C0045 | 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林莉芳 |
王景良 陳彥夫 |
| C0046 |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程大維 |
黃琡晴 張宏義 |
| C0047 | 台灣凱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崔熙奎 |
黃鼎鈞 |
| C0048 |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劉銘龍 |
楊梅華 邱天安 |
| C0049 | 章嘉企業有限公司 | 黃振榮 |
黃振榮 黃啟軒 |
| C0050 | 澤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吳秀東 |
吳秀東 張文凱 |
| C0051 | 創德國際有限公司 | 張木榮 |
張木榮 |
| C0052 | 建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廖位祥 |
劉家綾 張惟寧 |
| C0053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張瑞琿 |
許錦春 王亭鈞 |
| C0054 | 台灣康肯環保設備(股)公司 | 今村啟志 |
今村啟志 沈芳瀅 |
| C0055 | 關隆股份有限公司 | 黃錦穎 |
黃錦穎 黃信雄 |
| C0056 | 銘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楊俊銘 |
楊俊銘 |
| C0057 | 彰化縣環保局 | 江培根 |
江培根 陳幸慧 |
| C0058 | 大謙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洪汎菱 |
洪汎菱 吳錫賢 |
| C0059 | 兆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林國清 |
林國清 許詩韓 |
| C0060 | 台灣思瑪科有限公司 | 裴駿文 |
裴駿文 |
| C0061 | 鈞匠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吳律謙 |
吳律謙 |
| C0062 | 立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許浩洋 |
許浩洋 |
| C0063 | 帝寶國際有限公司 | 鍾開欣 |
鍾開欣 鍾政宏 |
| C0064 | 香港商南德產品驗證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 林建秋 |
林建秋 |
| C0065 | 大好國際有限公司 | 傅久霖 |
傅久霖 |
| C0066 | 人本照明有限公司 | 黃美文 |
于振中 |
| C0067 | 可威環境資源(股)公司 | 魯臺營 |
陳彥宏 |
| C0068 | 永爍企業社 | 張向榮 |
張向榮 |
| C0069 | Vietnam Medical Plastic Joint | Nguyen Van Hao |
Pham Thi Thao Luu Thi Linh Trang |
| C0070 | 禾祥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許瑋哲 |
許瑋哲 |
| C0071 | 邑銨企業社 | 吳浚銨 |
吳浚銨 |
| C0072 | 菁鉐股份有限公司 | 謝維洲 |
謝維洲 陳旭本 |
| C0073 |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 鄭傑升 |
陳可庭 余佳語 |
| C0074 | 亮權檢測顧問有限公司 | 黃怡甄 |
王崇旭 |
| C0075 | 淨霾科技工業有限公司 | 蔡信鴻 |
蔡信鴻 |
| C0076 | 豐洲科技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張智欽 |
張智欽 |
| C0077 | 浦羅特股份有限公司 | 黃正中 |
黃正中 |
| C0078 | 歐陸電子通訊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 簡競宇 |
劉君盈 Kinny Liu |
| C0079 | 台灣普特絲有限公司 | 黃振明 |
黃振明 |
| C0080 | 大同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張哲碩 |
張哲碩 林欽淵 |
| C0081 | 成越鋁業有限公司 | 吳盛燁 |
吳盛燁 王志冲 |
| C0082 | 拾悅國際有限公司 | 蔡幸芸 |
蔡幸芸 |
| C0083 | 正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劉茂苓 |
白芯穎 |
| C0084 | 棨揚企業有限公司 | 謝維銘 |
謝維銘 安之平 |
| C0085 | 瑞元貿易商行 | 吳鑫源 |
吳鑫源 |
| C0086 | 梅花鋁業有限公司 | 梅仲進 |
梅仲進 |
| C0087 | 深圳市英美迪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夏元 |
夏元 |
| C0088 | 大宇國際電器有限公司 | 李朝強 |
李朝強 李素貞 |
| C0089 | 皇冠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黃學宮 |
黃學宮 |
| 會員編號 | 姓名 | 教育訓練與產業推廣 | 現任本職(公司 / 職稱) |
|---|---|---|---|
| M0001 | 蔡春進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機械系博士 |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講座教授 |
| M0002 | 李文智 | 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 環境工程系博士 |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名譽講座 |
| M0003 | 張木彬 | 美國伊利諾大學 土木系博士 |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教授 |
| M0004 | 吳焜裕 | 美國北卡蘿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教授 |
| M0005 | 陳志傑 |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環境衛生學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教授 |
| M0006 | 田麒鈺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所博士 | 國立交通大學環工所 博士生 |
| M0009 | 趙浩然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系博士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
| M0010 | 鄭翰宏 | 國立交通大學 永續環境科技組碩士 | 經濟部工業局彰濱工業區服務中心 |
| M0011 | 黃建二 |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系博士 | 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發展中心 助理研究員 |
| M0012 | 王琳麒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博士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 |
| M0013 | 蘇俊維 |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 晨暘興業有限公司 業務副總 |
| M0014 | 林育旨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系 副教授 |
| M0015 | 黃政雄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衛生系 教授/研發長 |
| M0016 | 史順益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 教授;台灣氣膠研究學會 第十三屆理事 |
| M0017 | 林聖倫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 M0018 | 程裕祥 | 國立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所博士 | 明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教授 |
| M0019 | 戴逸群 | 美國雪城大學 製造工程學系碩士 | 台耘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 M0020 | 陳美霞 |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系博士 | 環佑實業有限公司 負責人 |
| M0021 | 陳建中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所博士 | 輔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
| M0022 | 郭益銘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系博士 |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教授 |
| M0025 | 吳俊德 | 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 環境衛生科學博士 | 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 助理教授 |
| M0026 | 謝哲隆 |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 |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系 特聘教授 |
| M0027 | 黃國林 | 美國克拉克森大學 土木暨環境工程所博士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
| M0028 | 余榮彬 | 美國愛荷華大學 化學系博士 | 財團法人安全衛生技術中心 總經理 |
| M0030 | 戴振勳 | 國立交通大學 產業安全防災碩士 |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主任 |
| M0031 | 陳瑞仁 | 國立成功大學 土木系衛工組博士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特聘教授 |
| M0032 | 謝連德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所博士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
| M0033 | 郭勝欽 | 國立交通大學 產業安全防災碩士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師 |
| M0034 | 洪廣華 | 國立交通大學 永續環境科技碩士 | 廣泰環境/典泰檢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 M0036 | 江光華 | 東海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學士 | 上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實驗室主任 |
| M0037 | 鄭景智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所碩士 | 上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
| M0039 | 吳俊儀 | 淡江大學 化學所碩士 | 環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 M0040 | 許長嵐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 環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協理 |
| M0041 | 林明彥 | 美國杜克大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藥研究所 副教授 |
| M0042 | 陳華偉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 國立宜蘭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
| M0044 | 魏吳晉 | 中國礦業大學 安全及防火工程博士 | 全安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 M0045 | 葉雨松 | 國立台灣大學 化學系博士 | 瑩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協理 |
| M0046 | 賴全裕 | 國立台灣大學 職業醫學與工程衛生研究所 博士 | 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系副教授 |
| M0047 | 林文印 |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土木與環工學系博士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教授 |
| M0049 | 潘儀聰 | 中華大學 土木工程系博士 |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副研究員(退休) |
| M0050 | 蔡瀛逸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兼室內空氣品質研究服務中心主任 |
| M0052 | 莊志誠 | 崑山工業專科學校 電子科學士 | 增誠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部經理 |
| M0053 | 施志恆 | 國立中山大學 環工所碩士 | 昱山環境技術服務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
| M0054 | 林能暉 |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海洋地球大氣系博士 |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 特聘教授 |
| M0055 | 林淵淙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 |
| M0056 | 陳王琨 | 國立台灣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 景文科技大學研發處處長 |
| M0057 | 吳承翰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 小松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
| M0058 | 侯文哲 | 美國普度大學 土木(環境)系博士 |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副教授 |
| M0059 | 朱正永 | 國立清華大學 化工所博士 |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
| M0060 | 張章堂 |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 |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教授 |
| M0061 | 黎德明 |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 利德邁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 M0062 | 王國英 | 英國劍橋大學 化學系博士 |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系 特聘教授 |
| M0063 | 徐暘 | 國立宜蘭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碩士 | |
| M0064 | 李書安 |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環境衛生學系博士 |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教授 |
| M0065 | 黃嘉宏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 泉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長 |
| M0066 | 游建進 | 醒吾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學士 | 騰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騰昕環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
| M0067 | 顏維正 | 淡江大學 國貿系學士 | 騰昕環測科技有限公司 |
| M0068 | 簡弘民 |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環工博士 | 簡博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 |
| M0069 | 王雅玢 |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博士 |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教授 |
| M0070 | 許榮男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 棨揚企業有限公司 研發處處長 |
| M0071 | 吳玉琛 | 靜宜大學 應用化學系博士 | 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教授 |
| M0072 | 林冠宇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 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
| M0073 | 張正生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 高階環境安全衛生工程師 |
| M0074 | 潘秉宗 | 雲林科技大學 環安所碩士 | 長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 M0075 | 廖俊喆 | 國立台灣大學 財務金融研究所EMBA碩士 | 崑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 M0076 | 馬志明 | 台灣科技大學 化工所博士 |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教務處主任 |
| M0077 | 阮人壽 | 景文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 | 鼎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技師 |
| M0078 | 陳志成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博士 |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 |
| M0079 | 陳仲瑄 | 芝加哥大學 化學博士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客做講座 |
| M0080 | 劉志堅 | 國立台灣大學 環工所博士 | |
| M0081 | 張宗良 | 國立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博士 |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環工程衛生系副教授 |
| M0082 | 賴進興 | 國立台灣大學 環工所博士 | 輔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教授 |
| M0083 | 蕭大智 |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 |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
| M0084 | 紀凱獻 | 國立中央大學 環境工程博士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
| M0085 | 王家蓁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 |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
| M0086 | 丁育頡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地球大氣與環境科學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副教授 |
| M0087 | 黎氏菊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所博士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
| 姓名 | 教育訓練與產業推廣 | 現任本職 | 專長 |
|---|
利得集團多年來一直有幸參與在許多國家級空氣品質監測網的設置、更新、操作,與維修等工作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就屬行政院環保署(80站)與台灣電力公司(55站)。為因應廣大客戶群的需求,我們更不斷投入在新監測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上,協助解決各種多變的環境議題。
成立於1990年一向以朝向專業氣體分析儀器設備代理商而努力,為求提供客戶更高之服務品質已於2006年2月通過ISO9001之認證。
目前本公司組織架構基本上分為半導體相關儀器設備、工安製程監測儀器設備、環保監測儀器設備及特殊應用(質譜與穩定同位素等相關應用)等四個部門,此外為了服務南台灣廣大的客戶並與2015年正式設立高雄辦事處。
賴世龍先生於1993年創立典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業務為職業安全衛生、氣體偵測系統、個人防護裝備、消防及環保儀器設備、環境及工業安全衛生顧問諮詢、環境監測機構等。主要客戶為政府機構、半導體產業、石化業、自來水公司、汙水處理廠、藥廠及傳統工業等。
在公司同仁共同努力及總經理的帶領下,將氣體偵測系統在半導體業及石化業佔有一定的比率,而營業額衝到最高峰,於2003年將Dräger部分代理合約賣回給德國原廠,創下了儀器代理商的佳績。
其後在2008年拿到美國3M氣體偵測系統的台灣區總經銷。
在奠定基礎之後,典試科技持續不斷朝向多角化發展,作業環境監測機構及分析實驗室隨著企業同仁努力,逐漸擴大,至今服務客戶達到500間以上。
『傑智環境科技』成立於2006年,公司成員為一以『全方位空氣淨化與節能專業』的卓越組合,提供高科技電子廠、PU合成皮業、塗佈印刷業及化工廠…等等產業空氣污染防治及其能資源回收設備與系統(Total Air Solution)之設計、規劃、製造與安裝的系統整合技術服務。
仲禹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是仲禹集團成立的第一家公司,服務範圍涵蓋環境檢測、食品檢測、環保工程規劃設計、政府專案計畫執行及環保許可簽證等。仲禹集團跨足海峽兩岸的環保業務,目前在台灣及大陸共建立了四家實驗室,客戶遍佈台灣及大陸各省。我們提供客戶快速精準的檢測技術及專業的環保諮詢服務,長期以來與客戶建立了信賴關係,廣受客戶的支持與肯定。
Metrohm – 發展歷程
1943年,工程師Bertold Suhner在瑞士Herisau建立 Metrohm,現在,瑞士萬通已經成為分析化學儀器的全球知名製造廠商。
我們在全球80多個跨國擁有子公司和獨立的經銷商。
Metrohm 總部位於瑞士的Herisau,集團還包括生產線上的Metrohm Applikon公司和生產電化學分析儀器的Metrohm Autolab公司。環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科公司)係由財團法人中技社環境技術發展中心於2005年5月推動成立,承續該中心16年來對於環境政策的豐富規劃經驗,為台灣政府與產業重要之環境管理智庫。環科公司業務於穩健成長中力創新局,除配合有關當局環保政策,規劃國際永續、溫室氣體、空氣品質管理、水污染防治與流域管理、資源回收及事業廢棄物管理、環境資料管理等環保領域之政策指標性計畫,亦積極服務民間產業業務。為因應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環科公司建構專業分工組織、培養同仁專長與專業智能,並加強國際合作、積極發展新技術,以多角化經營發展之前瞻性思維,提供民間與有關政府部門最佳整合性解決方案及新技術之需求。
我們秉持專業及彈性來迎接各界環保需求,更期許扮演「環境管理先鋒」的角色,促進企業永續經營,共謀提升我國環境品質。
地址:64051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一段170號 位置圖
電話:05-534-0414~17
公害陳情專線:0800-556-003
公共運輸
開車
• 中山高速公路(斗南交流道下)
大業路[線158](斗南方向)➞延平路右轉➞光華路左轉➞雲林路二段➞雲林縣環境保護局
• 國道三號高速公路(斗六交流道下)石榴路➞文化路➞雲林路二段➞雲林縣環境保護局
大眾運輸工具
• 台鐵斗六火車站下車:民生路,往大同路前進➞興亞街口向左轉➞雲林路一段/台1丁線口向右轉➞雲林縣環境保護局( 步行約9 分鐘)
新系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服務項目包含環境品質規劃管理及各種環保工程之規劃設計,以及氣象、空氣品質測定,在技術上與美國系統應用國際公司(SAI),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環境與能源科技研究所(TNO)合作,以及澳洲SURPAC電腦公司合作並獲得相關專業技術授權代理。目前已成功地建立多項環境品質規劃所需相關技術,尤以環境管理所需之污染擴散模式及風險評估模式最為完備。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論是一般傳統產業或是新興高科技產業無不以電力為動力。數十年來台電提供民生及經濟發展所需之充足電力,輸配電網路更已經深入台灣地區每一個角落,台電每天都與2千3百萬同胞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賽默飛世爾科技於年在台灣設立分公司,提供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臨床診斷及相關試劑和耗材。我們期望將世界級的先驅技術和產品帶給台灣的客戶,並提供應用開發與培訓等多項服務,立志成為您在科學領域最好的夥伴。服務項目包括:分析技術事業群臨床診斷事業群實驗室產品事業群。
晃誼科技已成功從管材代理銷售商,轉型成為台灣最大工程系統整合廠商及空污排放系統供應商,已成為電子龍頭產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公司願景以「立足台灣製造、放眼全球市場」的目標,讓產品成為全球電子業不可或缺的供應商,讓晃誼科技的產品及技術從台灣輸出並遍及全球市場。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88年3月1日,為一提供整體性環境管理諮詢規劃及工程服務的專業之工程顧問公司。
主要之服務對象為工商企業界及政府機關,為讓業主可專心於生產製造及政策之執行,我們本著「優質技術、專業熱誠、廉能負責、準確進度、忠誠合作、精益求精」的使命及經營理念,提供諮詢服務或改善解決方案。
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是國際級的應用科技研發機構,擁有超過6千位科技研發尖兵,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成立四十多年來,累積近三萬件專利,並新創及育成273家公司,包括台積電、聯電、台灣光罩、晶元光電、盟立自動化等上市櫃公司。

「磁技有限公司」創立於中華民國七十年,發展至今已屆35年,為台灣主導分析儀器系統整合公司。 我們提供高品質監測儀器予環境監測、工業安全、煙囪排放(CEMS,VOC/THC,不透光率/流速,)連續自動監測、工業製程監控、隧道火警預警、光纖偵溫、廢水排放連續自動監測等領域外,並提供整體系統設計規劃、儀錶管線及站房施工、各式系統組裝及資料處理系統整合規劃等服務。 磁技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及專業技術團隊提供系統整合規劃、技術諮詢、售後服務、維修等專業服務,並透過與業界及學術界技術交流,已在環保監測、製程監測、隧道火警、微污染監測、放流水水質監測設備系統等產業界,樹立了專業代理服務之信譽,共同為國內外工業產業發展及環境維護貢獻一份心力。

有鑒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確須積極保護環境,加強公害防治,以防止國民生活環境品質續遭破壞。為推動環保業務,行政院乃於68年4月19日第1627次行政院會通過「加強台灣地區環境保護專案」。並經台灣省政府配合時代、社會環保意識之要求,於77年核定12個縣市成立環保局,77年9月1日奉台灣省政府命令,分別成立臺中縣、臺中市環境保護局。復於99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升格改制為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大臺中直轄市地理上有高山、平原、主要河川(大安溪、大甲溪、烏溪等)並臨臺灣海峽;在人文上屬人口稠密的都會區、衛星城市及低人口密度的鄉村及原住民地區等多元型態,全市土地面積為2,214.6968平方公里,總人口數達281萬人;在產業上有傳統及高科技產業等。 我們運用環境優勢、宏觀思維,以及因應世界潮流與趨勢,研擬各項環保政策與永續發展策略,以「智慧科技、清淨永續」作為施政願景,建構「空品改善」、「守護水與土壤環境」、「落實循環經濟」、「清淨家園」4大核心價值。
為推動打造清境永續城市,本局運用智慧科技,配合在地自然、人文及歷史條件,積極推動相關業務,提升環保效益。在空品改善方面以「先公後私、先大後小」的原則推動各項空污改善策略。水質保護方面致力於輔導污染源頭減量、推動事業污水削減、推廣畜牧業廢水有效處理與再利用、推動本市農地土壤污染防治計畫及辦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提升水環境品質與安全。環境整潔與公共衛生是城市生活水準進步指標,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廁潔淨品質更是重要。本局亦藉由政府帶頭落實100%綠色採購,帶動民間企業優先採購綠色產品,達成環保與經濟雙贏,發揮環境預防功能,讓全民享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80年中鋼榮獲行政院頒發第2屆「國家品質獎」企業獎,98年榮獲經濟部頒發第17屆「產業科技發展卓越創新成就獎」,102年因生產維護及永續經營績效優異,榮獲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唯一頒發Leading Company獎並獲選道瓊世界永續指數(DJSI)產業領袖(Industry Leader)企業,106年獲選富時社會責任指數(FTSE4Good Emerging Index)成分股。另外,本公司也於103至107年間,獲DJSI及RobecoSAM評選為國際鋼鐵業的產業領袖(Industry Leader)、金獎(Gold Class)及銀獎(Silver Class)企業等榮譽。顯示中鋼在研發創新、生產維護,以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成就深受國內、外肯定。
中鋼為發揮經營綜效,進行多角化經營,目前轉投資事業共有26家,業務範圍涵蓋鋼鐵核心、工程事業、工業材料、物流事業,以及服務投資等五大事業群,形成「中鋼集團」,並將中鋼集團定位為「總部設於臺灣,以亞洲為核心,集鋼鐵與材料、工程及服務、礦業與資源的重環保與節能的集團」,朝向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全球卓越鋼鐵企業努力。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鋼)位於高雄市,成立於民國60年12月,粗鋼年產量約1千萬公噸,主要產品為鋼板、條鋼、線材、熱軋、冷軋、電鍍鋅鋼捲、電磁鋼捲及熱浸鍍鋅鋼捲等鋼品,以及鈦基/鎳基合金。產品約70%內銷,30%外銷,國內市占率逾50%,為目前國內最大鋼鐵公司;外銷主要對象為中國大陸(含香港)、日本、東南亞。
中鋼是一家勇於創新、執行力強的公司,以「追求成長,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值得信賴的全球卓越鋼鐵企業」為願景,積極落實「團隊、企業、踏實、求新」中鋼精神,以及「增進社會福祉、落實實際績效、發揮群體力量、講求人性管理」中鋼經營理念,除持續深耕鋼鐵本業外,亦致力協助下游相關產業升級,提升整體產業國際競爭力。

本公司成立以來,實績卓著並深獲好評,相關已完成工作實績經驗方面分述如下:
一、水污染許可與監測計畫方面:完成有96、97二年度「台中縣水質抽驗計畫」、95~97三年度「苗栗縣河川水體水質監測計畫」及96~105十年度「苗栗縣水污染防治暨執行登記及建檔管理計畫」。
二、噪音監測計畫方面:完成有「97年度苗栗縣竹南鎮、頭份鎮、造橋鄉、後龍鎮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98年度苗栗縣苗栗市、頭屋鄉、公館鄉、西湖鄉、銅鑼鄉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99年度苗栗縣通霄鎮、苑裡鎮、卓蘭鎮、三義鄉、大湖鄉、泰安鄉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100年度三灣鄉、獅潭鄉、南庄鄉、頭份鎮、竹南鎮、公館鄉(福德村及開礦村)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101年苗栗市、後龍鎮、造橋鄉、頭屋鄉及公館鄉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102年度西湖鄉、銅鑼鄉、通霄鎮、苑裡鎮及三義鄉噪音管制區重劃監測工作計畫」。
三、廢棄物方面:完成有95~98、100及101~105十年度「新竹市垃圾焚化飛灰、反應生成物污染物濃度資料建置計畫」。
四、一般環境衛生管理方面:完成有「新竹市97年環境衛生稽查及違規廣告取締管理計畫」、「新竹市97年執行公設廣告欄維護與管理工作計畫」、「新竹市98年任意張貼廣告之污染取締工作」、「新竹市98年提昇環境衛生品質稽巡查管理計畫」、「102~103年新竹市推動複式動員、全面強化街道及環境衛生永續指標工作」。
五、資源回收方面:完成有「新竹市97年社區、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輔導及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計畫」、「新竹市98年度資源回收暨強制垃圾分類宣導稽查計畫」、新竹市99~105年「資源回收暨物業管理計畫」。
本公司承攬上述計畫後,對於各項計畫案均本著高度之熱忱與負責之工作態度,全體員工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圓滿完成任務,並且於國道東部公路蘇澳和平段環境監測計畫,執行績效經評定為甲等,實感殊榮。
組織架構圖說明:局長→副局長→主任秘書→專門委員、簡任技正→底下有八科、四室。
八科、四室:綜合規劃科、空氣及噪音管理科、水域及毒物管理科、一般廢棄物管理科、事業廢棄物管理科、土壤污染管理科、稽查檢驗科、清淨家園管理科、政風室、人事室、會計室、秘書室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組織架構說明如下:
局長1人,綜理局務,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員工。
副局長2人,襄理局務。
主任秘書1人,專門委員2人及簡任技正2人。
本局設有空污與噪音防制科、土壤及水污染防治科、環境衛生管理科【設區清潔隊及溝渠清疏隊】、廢棄物管理科【設廢棄物處理隊】、綜合計畫科、環境稽查科、環境檢驗科、人事室、會計室、秘書室、政風室、勞工安全衛生室、修車廠、中區資源回收廠【含岡山資源回收廠】及南區資源回收廠【含仁武資源回收廠】。

(一)政府鑒於環境污染日益嚴動,必須積極保護環境,推行公害防治,改善國民生活環境,當作政務上之重要措施。
行政院乃於 68年4 月19日第 1627次會議通過「加強台灣地區環境保護專案」。台灣省政府為配合現代社會環保意識之要求,於77年同意本縣等12個縣市成立環保局。本局成立之初,原編制職員52人,分4課4室辦公,86年4月擴大編制為87人,分5課4室,89年機關修編分7課4室,92.1.1機關名稱由「桃園縣環境保護局」修編為「桃園縣政府環境保護局」,93年編制員額擴大為92人,95年編制員額擴大至100人,97年1月16日機關組織修編為8科3室 ,100年1月1日起編制員額擴大為167人,機關組織修編為8科4室。
(二)桃園縣改制直轄市計畫業於102年5月3日經行政院正式核定,內政部於102年5月31日發布,並自103年12月25日改制為桃園市。依據地方制度法第六十二條第五項規定,新設之直轄市政府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行政院於103年9月25日以院臺綜字第1030051279號令核定發布「桃園市政府組織規程」,並經考試院於103年10月6日以考授銓法五字第1033892515號函同意備查,爰依桃園市政府組織規程第六條規定,103年12月25日正式升格改制「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編制員額仍維持167人,機關組織修編為8科5室。本局組織規程第8條及第13條條文暨編制表修正案,業經考試院108年4月22日考授銓法五字第1084804957號函同意備查,機關組織仍為8科5室,編制員額減為160人。
(三)本局所屬環境清潔稽查大隊業經考試院104年10月3日考授銓法五字第1044032240號函部份同意及105年8月31日同意備查組織規程及編制表,並自103年12月25日生效,機關組織5組3室,編制員額100人。
(四)本局所屬海岸管理工程處業經考試院108年4月22日考授銓法五字第1084804857號函同意備查,溯自107年3月15日生效,機關組織4科3室,編制員額42人。
屏東縣環保業務原由衛生局第二課辦理,嗣因民眾環保意識提高及各種環境公害糾紛層出不窮,依台灣省各縣市環境保護組織規程於七十七年十一月一日設立環保局。成立當初僅有五人,陸續遞補至編制員額二十三人。
為因應環保業務質量大增,於八十六年一月依相關規定訂定「屏東縣環境保護局組織規程」及修正環保局組織編制員額,並奉考試院八十六年四月廿四日考銓法四字第一四四五三八七號函,修正編制員額至六十二人,八十九年依據屏東縣政府令八九屏府秘法字第一七一八O九號函,訂定「屏東縣環境保護局組織規程」,修編業務單位為綜合企劃課、空氣水質保護課、廢棄物管理課、環境檢驗課、稽查課。
又於九十五年依據屏東縣政府令九五屏府行法字第O九五O一二O一O六號函修正「屏東縣環境保護局組織規程」,修編業務單位為綜合企劃課、空氣污染防治課、水污染防治課、廢棄物管理課、環境衛生課、環境檢驗課、稽查課。
97年配合地方制度法修正,爰再修正本局組織編制,原組織名稱為屏東縣環境保護局,改為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另局下設課室改為科,計有綜合企劃科、空氣污染防制科、水污染防治科、廢棄物管理科、環境衛生科、環境檢驗科、稽查科、行政科及人事、會計、政風等室,本修正業經縣府97年3月13日屏府行法字第0970052978號令發布生效,並經考試院99年1月7日考授銓法四字第0993154393號函修正通過同意備查,並溯自97年2月20日生效。
105年為配合「屏東縣檢驗中心」成立暨依據考試院98年7月14日考授銓法四字第0九八三0六七七三四號函及99年1月7日考授銓法四字第0九九三一五四三九三號函規定,爰修正「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組織規程」第四、七、八、九、十三條條文,裁撤本局環境檢驗科,並將人事科、會計科及政風科,改為人事室、會計室及政風室,並自105年4月1日生效。
依據屏東縣政府105年12月6日屏府行法字第10580434201號令,修正「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組織規程」第4條、第13條及編制表,本局增加「低碳環境發展科」,自106年1月1日施行。並經考試院106年1月20日考授銓法五字第1064180727號函同意備查。
創造宜居幸福城市及追求環境永續發展是本縣重要的施政目標,因應區域與全球化環境變遷及民眾對環境保護的需求與期待,本局以前瞻性思維、創新作法、有效管制,提供民眾舒適乾淨環境,積極推動各項環保措施,建構低碳生活、清淨空氣與水資源、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永續環境,並持續以服務、專業與技能落實執行,提升整體環境品質,在享有經濟發展之同時,也能有舒適的生活空間。
本局於民國80年5月1日正式成立,職掌本縣環境保護工作,包括環境影響評估、公害糾紛業務、環境教育推動、環保志(義)工業務、空氣污染防制、室內空氣品質管理、噪音管制、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水污染防治、飲用水管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整治、垃圾清理、資源回收、事業廢棄物稽查管制、本縣BOT垃圾焚化廠營運監督管理、環境衛生管理、毒性化學物質查核及災害預防應變體系建立等,成立至今維護苗栗的好山、好水、好環境,期能成為苗栗環境的守護神。
本縣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為求環境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能兼籌並顧,本局將與時俱進,落實各項環保措施,以積極服務態度、有效管理、深度稽查及創新作為,提升整體環境品質,打造清新、乾淨、永續的幸福城市,提供縣民優質的生活環境。

鑑於民眾環境保護意識高漲,推行環境保護工作實刻不容緩,本縣遂於民國八十年四月一日成立環境保護局,為本縣環境保護工作之專責機構,開始推展本縣各項環保工作。
成立之初,組織人力由衛生局第二課人員移撥,局長一職由衛生局鍾局長明昌兼代,其他職缺人員逐一補充到位。近年來,本局全體同仁基於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熱愛,均能堅守崗位,全力以赴,期使轄內民眾能夠擁有一個藍天、青山、淨水、綠地的居住環境。
嘉義縣環保局辦公大樓本局成立初時,於本縣朴子市嘉朴公路旁租用民房,做為辦公場所,斯時設備簡陋、人員缺乏、經費有限,惟在縣長大力支持及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之下,各項業務推動已逐步進入正軌,多項工作經上級考評,均獲績優與肯定。
環保大樓於八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落成,遷至現址,新辦公場所美侖美奐,進而提高員工辦公情緒,促進行政效率,普受民眾好評。

本局奉命於八十年七月一日成立,主管本縣環境保護行政及稽查管制業務。成立以來,全體同仁致力於環境保護制度之建立,並積極執行、管理與稽查各項任務,已為本縣環境保護工作種下良好之基礎然而,隨著國民所得之提高,生活水準提昇,也促使民眾之環保意識抬頭,但因一般民眾在有意識而缺乏環保知識及常識下,如何建立政府與民眾溝通之管道,即為本局首善要務。
對縣轄違規之業者,本局除依法予以稽查、處分並要求改善外,且勸導其建立正確之環保觀,以確保本縣常保「藍天、淨水、綠大地」之生活環境環保工作乃是需有良心愛心的長期事業,從垃圾處理,到各項公害防治工作,樣樣都與民眾有密不可分之關係,為使民眾瞭解本局目前正在執行所謂「三廢一毒」計畫 (廢氣、廢水、廢棄物及毒性化學物質之管理),以及現階段之環保相關業務,特編纂「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首頁」,期使全體縣民能對本縣之環保工作,有完整之認識,並冀藉此達成實際之宣導效果。讓全體縣民由「知而言」,進而「起而行」,共同來參與縣轄各項環保工作,一起將新竹縣美好的自然環境及良好之居家品質,永遠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創立於2008年12月,屬於中興工程顧問集團之主要成員。 主要提供調查與研究、監測、工程規劃設計、專案管理、試運轉與營運管理及人員訓練與技術移轉等專業技術服務。 專業領域涵蓋環境工程與生態復育、氣候變遷、綠能低碳、水利土木、水土保持與大地工程、工業區更新與城鄉計畫、綠建築及綠園區等。
昱山環境技術服務顧問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月, 由總經理施志恆技師召集各領域菁英所成立。本公司具有專業團隊作為客戶整體環境問題解決方案之最佳提供者(Environmental Solution Provider),不但提供客戶環境監測工程與技術服務,同時結合環境管理技術及環境顧問,達成全方位及高品質之服務目標。本公司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可之專業工程顧問機構,服務內容涵蓋工程技術與專案顧問,服務項目更包括環境監測系統技術服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銷售及維護、空氣品質規劃及管理顧問等。在環境工程技術部份,將持續不斷培植相關技術人員、研習各種先進技術,以因應、滿足各種層面客戶之需求。網址:wecc.com.tw
「科技、文化與環保的新竹」一直是新竹市政府推動政策的主要目標,新竹市環境保護局在市府施政計畫與國家環境保護計畫的指導下,已制定具前瞻性與整體性的「新竹市環境保護計畫」,期望透過積極行政、主動行政、興利行政及市民主義的工作態度,冀使新竹市具備「潔淨舒適與美麗共生」的生活環境,成為推動「永續城市」的發展典範。
城市願景-建設文化科技城
結合地方特有的文化、空間環境與地方產業,建設現代桃花源的新風貌。結合地方特有的文化、空間環境與地方產業,建設一個國際化、科學化及生活化的城市。
環保願景-建設「藍天、綠地、青山、淨水」的生活空間
增誠科技有限公司總公司位於南臺灣高雄市, 為重工石化重鎮第一線的專業工安環保公司, 分公司分佈於台北、桃園、台中、麥寮、嘉義及海外分公司上海及越南。
在過去超過26年來,本公司致力於工業安全及環保設備的軟硬體製造、研發、銷售、安裝及維護, 除了累積許多專業技術及經驗,並擁有穩健及強大的業務、技術及研發團隊. 另外針對空氣、廢水、廢棄物處理不斷搜尋國內外多項污染防治新穎產品以協助客戶整體改善環境污染.
為提供更好的服務與客戶, 本公司於 2008 年 1 月從原先的增誠企業有限公司 (創立於 1989年4月) 擴增改組為增誠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既有 ISO9001 認證外,本公司2014年已通過 TAF 認證, 可提供客戶更多的校正儀器的相關服務。
秉持一貫的誠信、服務、專業、熱忱、穩健的工作態度, 來完成每一個對國內外客戶的承諾。
至目前為止,產品業務範疇已多年廣泛運用於鋼鐵、石化、電廠、半導體、電子、高科技產業等等。提供更具前瞻性、貼切性及符合於法規及經濟性的需求, 是我們長期以來努力的標竿,深信本公司與業界長年的服務交流豐富的經驗及實力,必能再次為大家奉獻。同時歡迎各專業廠商一起合作,營造更具前瞻性的市場及產品。
沃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由一群具有多年實務經驗的工程師團隊所設立。成立的目的就是期望以「誠信、正義、勤奮、熱情」的工作態度與精神,來提供給客戶更即時、更優質的服務,以便能建構客戶、員工、股東及供應商等多贏關係及共享平台。總公司位於新竹市,並設立台中、台南客服中心,以服務北、中、南之客戶群。
本公司主要的產品為線上氣體監測系統設備,包括潔淨室AMC氣體微汙染監測系統、排放管道VOC(THC/CH4/NMHC)氣體連續監測系統及其他相關監測系統設備。
沃亞科技不僅僅是儀器設備代理商,我們更是系統整合服務商,我們所提供的服務,包含提供各式分析儀、監測系統規劃設計、數據圖控軟體、系統整合測試、現場管線施工、系統操作教育訓練及定期保養維護等售後服務。我們將提供給客戶最專業及客製化的系統整合服務,同時依據客戶需求,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
這幾年以來,非常感謝客戶們對沃亞的愛護、提攜及指正,使得沃亞科技能一直地追求成長與茁壯。在此,誠摯地期望所有客戶及業界先進們,持續給予我們更多的機會和意見,我們將不斷地自我提供及創新,並以最佳的服務作為回饋。謹致謝忱!感恩!
岱稜科技專注真空蒸鍍、精密塗佈近30年,以自創品牌UNIVACCO行銷全球,為全球燙金箔領導品牌。
岱稜科技身為全球領先真空蒸鍍與精密塗佈企業之列,研發與製造多項燙金箔與光電產品,包含熱燙箔、冷燙箔、雷射箔、塑膠燙金箔與保護膜、醫療膠帶、擴散膜等。燙金箔產品廣泛運用於精緻印刷,應用遍及食、衣、住、行、育、樂,岱稜科技朝向國際化經營及提供客戶即時服務的同時,堅持以「誠信務實、感恩惜福」企業文化為本,提供高品質的燙金箔材料。
UNIVACCO的品牌名稱是岱稜引以為傲的三大核心技術體現─UNIque chemical formula 獨特的化學配方‧VACuum metalizing 高規格的真空蒸鍍技術‧COating technology 精密的塗佈技術;Logo的彩虹象徵了活力與創造,如同彩虹的繽紛色彩,期許UNIVACCO所研發與製造的燙金箔與光電產品,能為人們增添色彩。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所掌理之業務原屬宜蘭縣衛生局第二課,因係課級編制,不僅層級低,且員額僅有數人,實無法承擔日益繁瑣之環保業務需求。因此,成立一個組織健全、人員配置充足之縣級環保單位,實乃當務之急。
有鑑於此,台灣省政府為配合現代化社會環保意識之要求,於民國七十七年同意台北縣等十二個縣市成立環保局,而本縣等其他九個縣市則因工廠污染較少、財務較為短絀,未能獲准同時成立。
惟雖如此,本縣對各項環保工作之推動,仍不遺餘力,如「青天計劃」、「碧泉計劃」、「一縣市一河川污染整治方案」之實施等,均普獲民眾支持,其成果亦獲各界之肯定,故有「環保縣」之美譽。
本局在縣內各界關心環保人士的積極爭取下,於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終獲成立,係第二階段九個縣市中最先成立環保局之縣市,足證本縣對環保工作之積極與重視。
本局成立之初,編制員額有三十四人,以原法務部宜蘭調查站舊址為辦公處所,掌理全縣環境保護、公害防治與廢棄物管理等環保業務,鑒於時代進步,民眾對環境品質要求日益重視,環保業務日益龐大,於八十六年十一月擴大編制四名,計編制員額三十八名。復於八十九年元月因組織規程修正,機關名稱由「宜蘭縣環境保護局」更名為「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實因業務激增,辦公空間不敷使用,本局遂於九十年五月搬遷至宜蘭縣立運動公園。
為因應本縣焚化爐之啟用,本局於九十六年九月底搬遷至宜蘭縣五結鄉利工二路100號現址。為配合地方制度法第六十二條第三項修正條文,於九十七年一月一日將本局一級單位統一修正為「科」,原第一課、第二課、第三課、第四課、行政室,分別改稱綜合計畫科、空氣噪音防制科、水污染防治科、廢棄物管理科、設施管理及檢驗科、行政科,便利民眾洽公。
另為強化環保工作執行量能,一百零七年二月二十二日修正本局組織規程,增設稽查科,併同調整各科業務職掌,增編員額三名,總計編制員額四十一名,俾利提升本縣環境品質,進而營造優質生活空間。
元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88年5月,為一提供整體性環境管理諮詢規劃、工程服務及資訊應用之專業工程顧問公司。草創之初,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為解決台灣地區的環保問題、提昇大眾生活環境品質,而戮力不懈。
元科公司自創立迄今,秉持一貫的理念,以高度專業能力提供專精之整體性的工程顧問諮詢、規劃、設計及管理等服務。並且不斷謀求工程技術提昇及擴展服務領域,以發展多元化事業邁向永續經營。
為使元科公司的人才與技術設備不斷向上提昇,以達精益求精之境界,成為一全方位的工程顧問公司,元科公司於民國89年底進行公司改組,更進一步網羅國內一流的環工專業技術人才,並凝聚了一群志同道合敢於有夢的伙伴,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推展與執行各項環保防制與規劃工作。希望藉由這群環保菁英集合體,以宏觀的視野與負責的態度,在環保專業的領域裡成長茁壯。
元科公司除了提供企業團體、公、私立機構等單位一流的技術與服務外,並在環保界建立良好聲譽,與各界先進一同為我們的環保盡份心力,共同維護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成立在臺灣的, 技術自有,專業生産陶瓷過濾管的創新製造公司,
聘請了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專家來提升産品的質量,
幷整合了臺灣、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陶瓷製作技術及觸媒結合技術,
具備有經驗的人員及已證實有效的技術。
積極地尋求商業經銷配合夥伴及參與各種産學合作,
希冀可以爲空氣污染防制提供最佳的技術爲目標。
所生産的産品主要針對工業燃燒污染排放的氣體進行粒狀物過濾和去除有害物質。
本局成立於民國 77 年 9 月 1 日,自原有衛生局體系成立台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民國 99 年 12 月 25 日台北縣升格為直轄市後,改名為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成立至今曾歷任八位局長,分別為黃局長福田、莊局長育焜、高局長源平、陳局長嘉興、張局長子敬、陳局長長裕、鄧局長家基、劉局長和然,至現任局長程局長大維,在這九任局長任內,奠定本局發展之基礎,也開啟新北市環境保護之先鋒。
本市升格為直轄市後,本局為推動新北市生活環境為有城鄉特色的國際一流大都市,在組織上重大革新:
1.「低碳社區發展中心」:
全國第一個獨立單位執行減碳工作的地方政府,並以節能省電、綠色交通、資源再利用、低碳生活、低碳產業做為五大施政主軸,除打造成為全國第一座低碳城市為目標外,未來更以綠建築、綠色能源、循環資源、綠色交通、永續生活環境等五大面向為發展策略,將新北市迎向前瞻性的綠色城市新時代。
2.提高民眾滿意度:
將公害糾紛處理改隸秘書室,稽查與糾紛處理之權限由不同單位負責,可更保障市民權益,並進一步提高民眾滿意度。
3.廢棄物處理之規劃與營運督導:
因應新北市人口的快速成長,而廢棄物隨之劇增,前瞻性規劃廢棄物未來所需之處理容量及其營運督導。
4.環境衛生管理與督導:
應改制新北市,原屬各公所清潔隊回歸新北市環境保護局,因業務量、人員激增,為方便服務民眾,因此將原本環境衛生管理科業務,再分別成立循環資源科、清潔維護科、環境庶務科,讓服務民眾之心更周到。
1990● 成立韓商凱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處
1992● 台電大林、興達及深澳電廠之靜電除塵系統(ESP)及出灰系統改善工程
2001● 台電台中發電廠第九、十號機組靜電除塵系統(ESP)興建工程
2008● 台電-興達電廠第一、二號機組靜電除塵器(ESP)和濕法煙氣脫硫(FGD)工程
2010● 設立由韓商凱希控股100%轉投資持有的子公司-台灣凱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興建正隆紙廠煙氣脫硝(SCR)、半乾式煙氣脫硫設備(GSA)、袋式集塵器(BF)
● 台泥和平發電廠第一、二號機組濕法煙氣脫硫(FGD)改善工程
● 新店焚化爐煙氣脫硝(SNCR)設備工程
2020● 進行大發二期新焚化線SCR 增設工程
● 進行臺北市北投焚化廠選擇性非觸媒還原設備(SNCR)整修更新工程
● 進行臺中市后里焚化廠選擇性非觸媒還原設備(SNCR)改善統包工程
● 進行台中電廠五~十號機更新改善工程
臺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環境保護局(以下簡稱本局)為保護臺北市(以下簡稱本市)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其組織的變革,莫不以防治公害、維護環境清潔為考量。
民國57年7月1日本市改制為院轄市,本局係以前「臺北市水肥處理委員會」及原屬衛生局之「清潔大隊」為基礎。於同年10月23日成立環境清潔處,設一至四科,主計、人事二室,辦理空氣、水污染防治及垃圾、水肥清運處理,督導考核、主計、人事等事項。下設水肥處理大隊,16個區清潔隊,1個保養廠。
民國59年5月增列家禽、家畜禁止飼養及取締職掌,增設安全室,60年5月增加檢驗室、總務室及研究發展考核室等三室;62年6月裁撤研究發展考核室,保養廠修正名稱為修車廠。
嗣因政府鑒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必須積極保護環境,推行公害防治,改善國民生活環境,當作政務上之重要措施,行政院乃於68年4月19日第1627次會議通過「加強臺灣地區環境保護方案」。本案中規定省及院轄市需設置環境保護局,本府乃奉行政院71年5月10臺71衛字第7567號函核定,於民國71年7月1日將環境清潔處改制,成立環境保護局。並增加噪音、振動與病媒、毒性物質管制等項業務,增置第二科。
民國72年續增設垃圾衛生掩埋場。為加強違反環境保護法規案件稽查、取締、告發執行及裁決事項,於73年2月1日增設衛生稽查大隊為附屬機關。
75年5月增設第四科,以規劃日益重要之垃圾處理、垃圾處理工程等業務,並增置副局長1人。
76年5月1日成立內湖垃圾焚化廠,該廠不但是國內首座焚化廠,亦為當時14項重要經濟建設之一。其成立目的,乃利用現代化之設備及最新焚化技術,以減少垃圾體積,節省掩埋空間,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並回收能源。
復因應「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的政策及有效紓解本市日益嚴重垃圾處理問題,爰於78年7月1日及80年7月1日相繼增設木柵、士林垃圾焚化廠(84年8月7日配合行政區域調整改名為北投垃圾焚化廠),82年12月闢建山豬窟掩埋場。
92年4月為配合本府組織自治條例之制定,總務室改設為秘書室。
105年8月新增「綜合企劃科」與「氣候變遷管理科」,解決環保局20餘年來新興環保法令由臨時任務編組主政之不正常狀態,並因應當前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日受重視的業務需求。依體例將科室名稱以業務功能性命名,「第一科」更名為「空污噪音防制科」,「第二科」更名為「水質病媒管制科」,「第三科」更名為「環境清潔管理科」,「第四科」更名為「廢棄物處理管理科」,「第五科」更名為「資源循環管理科」,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及其相關規定,將「第六科」更名為「職業安全管理科」,「垃圾衛生掩埋場」更名為「廢棄物處理場」。修車廠應修車業務委託民間機構辦理予以裁撤、水肥處理隊改設為公廁管理隊及資源回收隊,並將所屬衛生稽查大隊更名為環保稽查大隊,以更前瞻性之組織規劃,迎接更嚴峻之環境保護挑戰,並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來滿足市民對環保之需求,提供更優質之環保服務。